時下去超市購物,你常會遇上出現這樣的場景:不同口味的酸奶捆綁在一起促銷,甚至附帶小勺、飯盒等禮品且價格保持原價;明明自己只想買一瓶沐浴乳,但看到下面貨架上的潤膚乳,結果一并購買……業內人士稱,超市貨架食品擺放亦有“潛規則”,商家在推崇消費者“自選”的同時,也會利用物品的“特殊”擺放方式來“引導”消費者購物。
“迷陣”一:新鮮靠里擺 好貨在后排
近來,經常到超市購買酸奶的市民孫小姐向大家傳播著她的購物“秘訣”:挑食品要拿藏貨架最后排的,因為后面的商品生產日期靠后且食品更新鮮。孫小姐的“秘訣”不禁引人思考,本來是以便利為本的自選超市,怎么反而利用起了這份難得的“便利”招牌,將生產日期較早甚至瀕臨過期的食品擺放在最易拿取的位置,而新進的新鮮貨卻大都擺在最后面呢?
“其實,超市為了將相對陳舊的商品優先銷售出去,它們會把新鮮商品擺在貨架里面?!痹谀吵泄ぷ鬟^的王祥向記者透露,為了降低成本,每個超市都有默認的擺放規則,消費者一般都會拿最靠近手邊的貨物,所以超市也就把接近保質期的貨物擺在貨架中間層或者最外面,這樣能保證早生產的商品早出貨。
“迷陣”二:打折促銷藏“貓膩”
在新路口一超市,一品牌瓜子正在搞“買一送一”促銷,記者仔細觀察后發現,兩包瓜子一包是今年9月的,另一包卻是今年1月的。該品牌經銷商洪先生表示,將新舊貨物摻在一起銷售也是超市促銷的“潛規則”之一,快要過期的產品通常都會直接放進促銷車或跟其他產品捆綁銷售?!?/span>
“迷陣”三:果蔬有色差 燈光在作怪
再有諸如果蔬產品,為了讓商品看起來更加新鮮,一些超市會使用“燈光迷陣”,尤其在傍晚時間,雖然果蔬產品進行大甩賣,消費者也要細致挑選。
在超市的果蔬區,不時能看見捆扎得整整齊齊的蔬菜上閃著晶瑩的水珠,在燈光的照耀下,顯得格外翠綠通透。不少市民都會在這樣的“誘惑”下買了“有色差”果蔬。在超市負責整理蔬菜的張大媽表示,蔬菜在超市看著又綠又新鮮,是燈光的效果,蔬菜區一般用綠燈光,目的就是讓蔬菜更有賣相;而冷鮮肉類用粉色燈光,肉就會顯得鮮嫩。
“迷陣”四:貨品促銷使用“特價迷陣”
最近,市民王先生在超市買了盒特價14元的茶葉,過了兩天,他發現同事也在另一家超市買了盒同款茶葉,不過才花了11元?!拔颐看芜M超市前都打算只買三兩樣東西,但一看到貨品特價出售,就忍不住購買,到后來結賬時購物車一定是滿滿的?!睋私?,相對正價商品的標價牌,超市一般會用黃紅兩色的大標價牌來突出促銷商品,盡管如此,標著促銷牌的卻未必就是低價。一超市營銷主管坦言,消費者大多認為特價商品、海報商品就是便宜的商品,商家正是利用了大家的這種心理,其實,想要獲得真正實惠,還是應該貨比三家。
“迷陣”五: “黃金位”擺放激發購買欲
超市貨架商品擺放看似毫無玄機,實際則暗藏一些潛在規則。據一超市業內人士介紹,超市貨架從上到下一般分為上段、“黃金段”、中段、下段四大段位,“黃金段”與中段不僅是商家最看好的位置,也是最能吸引顧客消費的段位,一般超市會把利潤較大的商品、自有品牌或是代理商品,以及消費者選購較多的商品擺放在“黃金段”和中段;價格相對低廉,或是進入衰退期的商品則多放在貨架下面;促銷的商品或新貨則放在貨架兩端;在提高消費者關注度的同時,更易達到好的成交量。
此外,像女性用品及嬰兒用品、日常生活用品等系列商品往往呈縱向陳列,這在超市業內早已成為一個不成文的擺放法則,據介紹,這是由于人的視線上下移動時夾角約在25°,顧客在貨架旁邊,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貨架上的系列商品。
聯系人:盧經理
電 話:15198746985
地 址:昆明市官渡區虹橋建材市場A區3棟25號